爱民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王晓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0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带领全区人民团结奋进、扎实工作,胜利地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的圆满收官和新一轮“桥北振兴”的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在加快推进中保持了高速增长。区属增加值突破14.6亿元,增长22%。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实现3.24亿元,增长30%;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84亿元,增长2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亿元,增长50.6%,为四城区之首;共引进项目206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个、千万元以上项目76个。13个省、市级重点项目有10个实现了开(复)工,完成投资7.12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5.4亿元,增长44.8%;其中域外引资13.3亿元,增长36.5%;实现利用外资1160万美元。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734万元。
──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在积极探索中进行了快速推进。组建了统筹委和指挥部,开展了详实全面的调查摸底,起草了8个政策性文件,进行了高水平规划。精心包装了16个重点项目,投资近3亿元的北出口景观大道于去年9月份开工剪彩。建成了试验区土地交易中心和规划展示中心。有序推进了平安村城市化试点。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39元,增长20.6%;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亿元,增长15.8%。
──工业经济在艰难行进中实现了加快发展。以石油机械加工、特种材料生产、电力设备生产、生物制药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导,以绿色有机食品加工、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家,增加值实现2.2亿元,增长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2亿元,增长34%。全区工业企业达到1050户,占全区企业总数的44%。
──旧城棚户区开发改造和城市建设管理在高质高效中达到了新的高度。全区共开发改造新康居等新建、续建项目22个,总面积216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37亿元。全区房地产税收达到了9000多万元。新建、大修了西出口景观大道等9条街路及圣林桥和兴中路人行过街天桥,更新改造6条街路路灯,城区主次干道完好率达到96%?!叭缓印弊酆现卫硗瓿赏蹲?/span>5380万元。新建街头游园、活动绿地、休闲纳凉地21个,公共、庭院及小区绿化植树20715株、播种草坪20072平方米、种花草30多万株。增设垃圾容器40个,新建、翻建旱厕12座,维修、粉刷公共厕所127座。深入推进了“城乡洁净工程”,强化了城市管理考核问责,清理净化主次街路38条,环境卫生评比继续在四城区领先。集中整治清除小开荒203块2.36万平方米、乱贴小广告4万多张,城区50%非物业管理小区实现了物业管理。再生资源回收规范提高达标125户,迁移46户,取缔6户?!俺窍缃嗑还こ獭贝锉曷?/span>100%。
──商服业发展在补齐“短板”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充实和完善了全区商贸发展规划。组织参加“上海世博会”、“哈洽会”、“菏泽林业发展论坛”等展会,哈洽会签约3亿元。召开全区房地产与商服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会,成功对接哈牡绥东金属材料交易市场等18个项目,已有5.76万平方米闲置用房启动了商服项目。建成了全市公共服务网络中心,省商务厅拟定在我区召开全省电子商务应用现场会。申报了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国家重点扶持领域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230万元。明和科技网络游戏研发,传媒集团服务外包及动漫设计项目成为全市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领头羊,受到省委吉书记和市领导的赞扬。牡丹江市城市综合体、中俄牡丹江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已完成可研。全区三产增加值达到8.2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生保障在高度关注中得到了新的提高。在社区建设上,完成了8个社区委国家级标准规范化建设,特色精品社区创建成效显著;完善了“6581890”社区便民服务平台;社区委换届顺利完成。社区建设达标率100%。在社会保障上,加强了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实现了城市提标和农村提标扩面;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2819户,救助低保边缘户和为低保边缘职工送温暖4012户;投资40多万元的“三道关五保家园”已竣工使用;80户符合条件的廉租房已配租到户;资助贫困学生364人6.83万元。社会救助达标率100%。在劳动就业上,推进了市级创业基地建设;再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审核发放7批次13157人,发放金额206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3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新增公益性岗位107个,妥善安置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劳动和社会保障达标率100%。
──社会事业在创新发展中创造了新的业绩?;平逃懊γ?、中小衔接、特色教育和共建发展”四项工程,申报标准化学校2所,荣获全国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等多个奖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卫生院建设,新建了6个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区建设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建设达标率100%。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取得16项国家、省、市奖励。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校园青苹果”活动受到国家计生委表彰。人口普查全面推进。生态环境?;び爰跖偶苹锉曷?/span>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7%。武装工作获得省先进。合作共建向纵深发展,签约项目30多个,投资达到20亿元。
──民主法治建设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进一步加强。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组成部门“三定”方案基本完成。严格落实廉洁从政行为规范“52个不准”,深入开展“治庸治懒”行动??埂靶欧弥刃蚬娣赌辍被疃?,成立社区信访工作服务站,全区各类信访问题、信访人数下降3.6%和4.3%,信访工作达标率100%。落实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实现市控指标连年下降。推进公安体制改革,充实一线警力,开展“百日护游”、“平安雪城”、“校园治安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八类严重刑事案件、盗窃案件、抢劫案件分别下降17.2%、3.7%和22.9%?!拔逦濉逼辗ㄋ忱ü?、市验收。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与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7件,政协委员提案9件,答复率、满意率均实现100%。人事、审计、统计、法制、民族、宗教、人防、档案等部门,也都立足本职,积极工作,取得了在全市乃至全省位次靠前的成绩。政府工作全年荣获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20个、市级奖项57个。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极不平凡的五年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再造爱民区、建设新桥北”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以工业为主体、以房地产开发和商贸突破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五年来的奋力拼搏,追赶跨越的实力爱民捷报频传。区属增加值年均递增22.7%,为2005年的2.78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7.5%,为2005年的3.4倍;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33.5%,为2005年的4.2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50.8%,为2005年的7.8倍。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6.7%,为2005年的2.1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8.9%,为2005年的5.2倍。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区属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8%,位居全市第二。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递增14%,为2005年的1.9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7.2%,为2005年的2.22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属增加值的比重由45.6%提高到56.3%。经济总量位次前移,主要指标增幅领跑四城区。
──五年来的奋力拼搏,环境优美的宜居爱民日益彰显。五年中,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历史巨变。全区旧城棚户区改造达到历史最高峰,占地面积为全市的60%,建设了20个总面积达307万平方米的优美小区,空气良好指数大幅提升。市区整修街路67条路段37.9公里,面积约75.5万平方米,形成了交通十分便利的街路网。深入开展“四化工程”,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居全市首位,清扫保洁连续五年获全市评比第一,全市“城乡洁净工程”现场会在我区隆重召开。学校、医疗机构、商场、娱乐、餐饮等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百姓生活更加便利。成功创建了省级平安区,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多年位于全市前列。宜居综合指数迅速提升。
──五年来的奋力拼搏,活力迸发的创业爱民亮点纷呈。创建了国家级特种材料生产基地、省级北药科技开发园区等产业园区和基地6个。累计招引项目878个,完成投资60多亿元。在三道关建立了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被确定为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成了市公共服务网络中心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提前两年实现创建国家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目标。实行电子政务办公,“数字爱民”初步形成。高水平通过了省“双高普九”复检验收,“大教育示范区”已见雏形。社区卫生实现全覆盖,成为全省首批国家医药制度改革试点区。计生工作获省先进。老龄工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安全工作连续多年全市领先,获省先进。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区”两连冠。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创建目标提前实现。深入开展合作共建,推进了“大牡丹江、和谐爱民”的建设步伐。
各位代表,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奋斗,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这五年成为爱民区历史上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为实现桥北的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历届区委和政府工作累积效应进一步显现的结果,也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干部群众,向曾经为爱民区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在爱民区投资创业的企业家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爱民区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十二五”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区发展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压力和困难。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的复苏,必将重新激发国际贸易进出口活力;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细化,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跨国转移速度日益加快,有利于承载部分国际产品零部件制造加工,发展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扶持政策,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全省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发展壮大城区经济,重视沿边开放,建设哈牡绥东对俄产业带,全市实施“双调双转”、“两权一化”、“桥北振兴”发展战略,建设“十大产业基地”和统筹城乡爱民试验区等重要举措,必将助推我区一、二、三产的迅猛发展,我区也必将步入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自身发展看:“十一五”的跨越式发展,为“十二五”的桥北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发展的道路上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较小,一、二、三产发展不均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链条不长,中小企业发展滞后。二元结构仍未破解,城乡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民生和社会事业上虽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受地域大、低收入人口多等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仍显不足,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艰巨。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坚持不懈抓发展,坚定不移大发展,坚韧不拔快发展,就一定能够实现新一轮的追赶跨越,实现“桥北振兴”。
(一)“十二五”时期总体发展思路
实施“一个战略”,打造“三个爱民”,实现“六个有力推动”。即:深入实施“桥北振兴”战略,竭力打造追赶跨越的实力爱民、环境优美的宜居爱民、活力迸发的创业爱民,以调整产业结构、放大房地产开发综合效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幸福城区、提升干部素质六个方面的突出成效,有力推动桥北振兴,确保爱民区与前沿接轨,融入全市、全省发展大局。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
区属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15%,2015年力争达到30亿元,实现五年翻一番;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5亿元,年均增长26%。
(三)“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达到5.7∶36∶58.3。全区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发展到10户以上,纳税千万元以上企业达到25户。商贸产业、旅游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区属增加值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5%、10%和15%以上。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全部完成城镇棚户区和农村泥草房改造。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学府区、物流区、宜居区、商业区、工业区和统筹城乡试验区“六大城市功能区”。
──公共服务明显加强,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体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三、2011年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十五次全会、市十四届五次人代会和区委八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桥北振兴”战略,坚持“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思路不动摇,实质推进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努力破解发展瓶颈,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紧紧围绕“七个提档升级”,实现“七个重要突破”,倾力打造实力爱民、宜居爱民和创业爱民,全面实现爱民区“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主要预期目标是:区属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35%,达到21.0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6%,力争30%,达到4.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0%,达到33亿元;房地产开发建设面积实现200万平方米;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5%,达到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突破1万元;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4%以上。要扎实做好以下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围绕城区经济发展提档升级,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重要突破。一是着力推进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大庆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医药产业园区、中俄牡丹江国际商贸产业园区等园区建设,完善国家级特种材料生产基地、电力设备生产加工基地、木业加工基地、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基地等基地功能,提升园区和基地产业规模和档次。努力争取全市“十大产业园区”多落户我区。做好规划设计、项目选址和投资主体等准备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为项目建设搭设平台。打造具有爱民区特色的经济新版块。二是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入落实区委提出的“项目建设突破年”,全力全速加快项目建设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全力组织推进1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亿元。争取工具公司年产200万片精密高效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等5个项目投产达效,万通微孔高精度金属薄壁管等2个项目完成续建年度任务,黑宝药业熊胆粉产业链深加工建设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祥瑞房地产开发的饲料公司周边小区建设等2个项目完成前期准备。促进绿福城等大项目签约落地。三是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强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进丰收、天桥岭、西北岔风电场的绿色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特种材料产业,加强龙头企业合作,促进科技进步,保持全国技术领先优势。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加大中草药、抗肿瘤生物药品研发力度,推动黑宝、仁合堂、恒远等龙头制药企业加速发展。加快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挥黑宝、龙飞、华誉、回回顺等地方名牌效应,提升绿色有机食品知名度。四是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创新思路招法,围绕区位优势、资源开发、产业升级、盘活存量、政策导向上项目,由集中推介向定向定位、专业对口、登门接洽转变,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加强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谋划、包装质量和生成率。抓好对外引联,通过参加“哈洽会”等大型展会活动,发挥合作共建优势,突出引进战略项目和产业项目。力争今年签约项目达到25亿元,招引总部经济和结算经济项目30个以上。五是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抓住货币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机遇,积极争取省、市财政的资金支持,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对口扶持资金。加强银企合作,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成立投融资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助推黑宝药业等潜质企业上市。认真研究国家土地政策,采取见缝插针、盘活存量、土地流转等办法,积极探索租地联营、项目联建、利益分成等途径,全力解决项目用地难题。
(二)围绕统筹城乡提档升级,在试验区建设上实现重要突破。一是深入抓好各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围绕“一轴、两核、三区、一环、十大主题项目”,聘请高端人员,积极争取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完成试验区总体规划、三道关小镇建设规划、三道关景区规划、八达高新产业园区规划等各项规划的编制和申报工作。规划批准后,统筹委和指挥部组织力量全力推进实施。二是深入抓好土地交易中心运营。建立试验区可流转土地的详尽地籍档案,把通过清产核资和确权颁证后,整理置换出来的土地全部推向市场。完成三道关小镇和八达现代产业园区土地调规。三是深入抓好组建农投公司。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市、区两级投资注册2亿元,尽快组建国有独资政策性投资公司,具体经营试验区内项目投资、土地整理、融资担保等,力争农发行一期贷款尽快到位,并逐步抓好后期增资工作?;俳姓枇⑹匝榍ㄉ枳ㄏ罨?。四是深入抓好宣传推介和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地做好全景沙盘、多媒体光盘制作,通过网络发布、新闻专访、印发宣传册等形式,广泛宣传试验区,提高知名度。尽快完成3个以上重点项目及子项目的可研报告,大力度推介,年内力争有1~2家战略投资者入驻试验区。完成北出口景观大道八达段工程。全力推进“三道关小镇”一期工程建设,将其打造成经济强镇、旅游名镇、文化重镇,成为“牡丹江城市后花园”和全省旅游名镇建设示范样板。五是深入抓好试点及试验区升级工作。完成平安村城市化试点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已迁居市区村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转移,注册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使其成为试验区内“农村变社区、村民变市民”的成功范例。年底前在新荣村、金龙村注册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同省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将试验区升格为省级统筹城乡试点,在财政、建设、劳动等方面成为试点单位。做好设立三道关行政镇的调研和争取工作。
(三)围绕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在加快工业立区进程上实现重要突破。一是提高主导产业主体地位。重点抓好石油机械制造、电力设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裂变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升级。推进石油产业信息技术服务、招商信息等平台建设?;贫旌鲜?、北方石油、北方电站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仁合堂年产10亿粒更辰胶囊生产线建设等9个工业主导产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完成投资2.7亿元。二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力。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以“教科研产业园区”为依托,促进产学研结合??⒕哂凶灾髦恫ǖ暮诵募际酢⒐残约际鹾团涮准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筛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积极向国家、省、市申报争取各类科技扶持资金。引进高加工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重点抓好黑宝药业熊胆系列产品等4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探索建立1~2个科技联盟和科技平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要实现25%增长。三是提高传统产业创新能力。继续实施“小巨人”计划,引导企业引用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整体提档升级。扶优木业加工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木业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型,打造品牌,提升行业竞争力。做大石油化工产业,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引进“油头化尾”产业链项目,推进俄罗斯重油、首控石油石化衍生产品深加工、嘉旺化工新建生产线、平安化工新产品研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小巨人”企业要达到60户,确保主体财源稳中有升。今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64亿元,增长20%。
(四)围绕旧城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提档升级,在“宜居爱民”建设上实现重要突破。一是推动棚户区高质量开发改造。以“绿色地产”概念促进低碳房地产开发,规划建设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居住小区。推进希望家园、军马场等6大片旧城棚户区的开发改造,加快推进运华广场、医学院对面棚户区等5个区级项目建设。怡美家园、中山家园、新丹溪等房地产项目实现竣工。抓住“后棚户区改造时代”带来的综合效应,盘活闲置商服资源,以房地产促进商服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浜鲜邢喙夭棵牛鸪肥?,建设北太平路,积极推动东西祥伦街贯通,形成爱民区东西和南北两条“中轴线”。新建中华路和中华桥等街路桥梁?;贫骰仿方ㄉ瑁┱钩鞘蟹⒄箍蚣?。坚决贯彻落实全省“三年绿化龙江大地”和全市大树花草、生态园“三进城”的工作部署,打造街头游园、活动绿地和休闲纳凉地6个,建成1个特色样板路,补栽树木和立体绿化3434株,栽花草25万株,播种草坪10791平方米。三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按照“三优”文明城区创建标准,深化“城乡洁净工程”,创新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细节管理“零盲区”?;剿鞒乔疤蹩槭酵缁鄙缁峁芾硇履J?。强化社区管理职能,构建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把村和社区建设成集民政、劳动、环卫、司法、卫生、治安、信访等职能于一体的城市社会管理工作站。探索环卫体制改革。维护好新增道路,集中清理垃圾、乱张贴小广告、小开荒和占道经营,继续开展文明楼道建设,抓好“三溪一河”环境卫生。四是叫响“宜居爱民”品牌。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推介爱民区的宜居品牌,提升爱民区美誉度。
(五)围绕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在桥北商服业发展上实现重要突破。一是加快发展特色街区和专业市场。按照区域功能划分,合理规划和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启动建设北太平路商业街、新华路餐饮一条街、牡三生态旅游商业街、东新荣街酒吧一条街、摩托车销售一条街5条商业街,桥北商业中心区、大学城商业中心区、北站商业中心区、北山高档商务休闲娱乐区4个商业中心区。完成花卉苗木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选址和规划。争取牡丹江旅游集散中心、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和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招引1~2个金融企业落户我区。加快发展物流业,建设中俄牡丹江国际商贸城、邮政速递物流园区、地明街物流集散一条街、新型城乡物流配送中心。推进传媒集团服务外包基地、大鹏国际呼叫中心建设。着力引进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品牌专卖、商业综合体等新型商贸业态,推动商贸流通业和餐饮业,以及咨询、评估、法律服务、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推进学府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效应。三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按照统筹城乡试验区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叫响“三道关旅游名镇”品牌。新增3A级景区1个,“百村万户山里人家乡村游”示范户增加10户,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5万人次。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度挖掘爱民区渤海文化内涵,确立文化主题,搞好开发。抓好大鹏新闻传媒和牡大影视动漫、明和网络游戏、馆院文艺商演、乡村旅游等文化发展,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大学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文化产业项目街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形成。
(六)围绕改善民生提档升级,在加快建设幸福城区上实现重要突破。一是加强社区建设。创建2个全省领先的精品社区和5个全市领先的亮点社区,建成5个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社区和1个农村样板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达到省“1221”建设标准。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扩大服务范围。二是强化社会保障。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城乡救助体系,抓好城乡一体化省级养老保险试点建设。发挥区“爱民救助基金”功能,加大救助力度,“爱心超市”救助人数力争达到15000人以上,社会捐助款物折合30万元以上,大病医疗救助70户,社会救助30户,农村救灾救助3000人。三是加快教育文体发展。以建设“大教育示范区”为目标,高质量办好城区教育。完成2所省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争全区学校标准化率达到全市领先水平。加强特色学校建设,丰富内涵。做好中小衔接工作。统筹规划幼儿园布局,结合棚户区开发改造,新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区公办幼儿园。提高教育发展中心功能,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教育工作向全国先进目标迈进。大力发展群众文体活动,力争新建1处区级多功能文化馆和2处社区健身院,争创国家级群众文体活动先进区。四是提高卫生工作质量。抓好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计量认证筹备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衔接和平稳过渡。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将北安卫生院建成县区级标准化医院。五是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在校园青苹果、老龄、早期教育、统筹城乡四个方面打造亮点,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和“惠家工程”,为争创全国先进奠定基础。六是积极开展全民创业。审核发放社保补贴1800万元。全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目标?;芯鸵荡匆蹬嘌?,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力争尽早落地。为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七是推进老龄工作。完善敬老中心,探索成立老龄呼叫中心,积极引导社会投资改建、扩建、创建养老机构3所,打造亮点,成为全国先进。八是深化合作共建。进一步完善合作共建机制,突出合作共建成效,开展经常性的共建活动,拓宽合作领域,与驻区中省市直单位及部队在工业强区、商贸发展、城市管理、统筹城乡、特色学校建设和双拥工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力争签订大学城地下商业街等15个合作项目,开工10个。九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发挥信访服务站作用,加大排查和解决问题力度。抓好社区帮教。充分发挥警务改革成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和提升“省级平安区”成果。以大庆路危险化学品汽体泄漏、高层建筑等应急演练为突破口,完善全区应急救援流程,探索建设安全网络信息平台,加大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生产、商贸企业、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对娱乐场所、综合市场进行专项治理,安全工作争创全国先进。
(七)围绕政府自身建设提档升级,在提升执行力上实现重要突破。一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工作能力。适应新一轮追赶跨越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区委确定的“学习、发展、振兴”主题,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把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发展、保提速、促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使加快“追赶跨越”、推进“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实现“桥北振兴”,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集体理念,在抓本质、抓规律、抓根本中开拓创新。二是完善推进落实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制度约束,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坚决做到履职有责、失职必究、渎职必罚??蒲柚每己酥副?,出台督察工作细则,定期通报工作落实情况,严格兑现奖惩。特别要加大“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的执行力度,按照规划进度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三是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高工作业绩。按照区委的部署,在政府机关中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各部门围绕实现“桥北振兴”的大目标,结合实际,确定工作亮点,各项工作要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位次,用各自的先优业绩,保证全区总体目标的实现。四是加强联系群众,提高服务质量。着力办好牡三旅游公路建设等10件惠民实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深化村务和居务公开。完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功能,发挥网络平台作用,直接倾听民意、解释政策、受理投诉、解决问题,拓宽“数字爱民”服务领域,打造党和政府同群众沟通联系的“民情在线”,提高为民服务效果。五是强化依法行政,提高廉政建设水平。做好“六五”普法工作。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严格依法依规办事,进一步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高度重视并高质量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和建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监察、审计作用,抓好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民生资金等方面的专项审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财政绩效预算改革和支出管理改革,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发展最需要、群众最受益的地方。
各位代表,宏伟的“十二五”蓝图已经绘就,新一轮追赶跨越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更加奋发的昂扬斗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全面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力推进“桥北振兴”,以更加优异的工作业绩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黑公网安备23100402000025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